官方快充设备约490元(iphone–lus真机充电测评)

法国人喜欢对各种事物进行分级,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葡萄酒当然也不例外。而波尔多作为法国最著名且最重要的产区之一,再加上葡萄种植、产区风土条件、风格等多样化,涉及到葡萄酒分级也是世界上分级制度最细致深入的!

官方快充设备约490元(iphone–lus真机充电测评)

本文属于“波尔多”专题系列文章,主要讲述波尔多葡萄酒五个分级制度。

全文约9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勉!

波尔多葡萄酒最早的分级制度是1855年的波尔多官方分级(为了区分,我们也常称其为“梅多克分级”),当时所评选的一级酒庄基本都是梅多克产区(Médoc),除了奥比昂酒庄位于格拉夫产区(Graves),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佩萨克-雷奥良(Pessac-Léognan)。另外,也同时对苏玳和巴萨克(Sauternes-Barsac)甜白葡萄酒进行了分级。除此之外,并没有考虑波尔多其他产区的葡萄酒。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种有失偏颇的评选势必会引起波尔多其他产区的不满,另一方面也为了推广各自产区的葡萄酒和提高整体市场价格,所以大家纷纷发起各自产区的分级制度,比如著名的1955年圣埃美隆分级(Saint- émilion Classification)和1959年格拉夫分级(Graves Classification)。

也就是说,在1855年最初的梅多克分级100年以后,波尔多才出现了第二个主要的分级制度“圣埃美隆分级”,成为波尔多右岸(Right Bank)首个也是唯一的葡萄酒分级制度。

而同在右岸的波美侯(Pomerol)并没有因此跟风做产区分级,毕竟人家的葡萄酒也是用实力说话,也就不想费心去做什么分级制度。想想看,隔壁圣埃美隆每次重新修订都有人欢喜有人忧,吵得不可开交,确实够糟心。还不如大家团结友爱把酒做好一点,简简单单,自有市场来买单。

接着,圣埃美隆分级后没过几年,1959年格拉夫分级跟上来。另外,本文还会介绍跟圣埃美隆分级一样复杂的、风云不断总在修订的1932年梅多克中级庄分级(Crus Bourgeois du Médoc Classification),以及跟1855分级一样历史悠久的艺术家酒庄分级(Crus Artisans Classification)。

主要框架

1) 1855年梅多克分级制度

2) 1955年圣埃美隆分级制度

3) 1959年格拉夫分级制度

4) 1932年梅多克中级庄分级制度

5) 1989年艺术家酒庄分级制度

1855年梅多克分级制度

1855年,在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的旨意下,波尔多引入了葡萄酒分级的概念,如今“列级酒庄”象征着波尔多葡萄酒品质和声望,完美呈现了葡萄园典型的风土特征,以及在世世代代酿酒人的维护下建立起的品质保证。

现在,波尔多葡萄酒已成为世界上最昂贵、最著名的葡萄酒之一,梅多克一级酒庄更是独树一帜。即使最新年份的期酒,每瓶均价也在1000美元以上!

这些一级酒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而且你可能不知道,18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其实是两大家族囊括了五大名庄之四:拉菲(Chateau Lafite-Rothschild)、拉图(Chateau Latour)、玛歌(Chateau Margaux)和奥比昂(Chateau Haut-Brion)。而在1718至1720年间,有钱任性的两大家族又将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收入囊中!

注:关于1855年梅多克分级的历史背景和详细介绍,可查看《波尔多葡萄酒发展史》之“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在此不再赘述,仅增加对苏玳和巴萨克甜白葡萄酒的说明。

在1855年梅多克分级中,红酒评级的酒庄被分为五个等级,而针对甜白葡萄酒只有三个等级(原定其实只有两个等级,但临时为滴金酒庄特设一个),即超一级酒庄(Premier Cru Supérieur)仅有滴金酒庄(Chateau d’Yquem)一家,以及一级酒庄(Premier Cru)11家、二级酒庄(Deuxième Cru)14家。

(图片来源于滴金酒庄官网)

梅多克分级中不管是红酒还是甜白葡萄酒,评级的标准是葡萄酒的品质和售价。而滴金酒庄自创建开始,可以说一直是超越所有波尔多酒庄,所以才被特封为超一级酒庄!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历来关于五大名庄到底哪家最强,要真的辩论起来,人们起码可以争论个几天几夜都没结果。但是说到苏玳甜酒,就连当地的酒庄主和酿酒师都秒赞:滴金酒庄最强!足以可见其超群实力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图片来源于grandcruclasse)

一百多年来岁月流转,苏玳-巴萨克一级酒庄和二级酒庄或分家或合并,至今一级酒庄11家、二级酒庄15家,唯独滴金酒庄始终称霸榜单。有人说,假如苏玳和巴萨克甜白葡萄酒再重新评级一次,估计会有不少改变,至少法歌酒庄(Chateau de Fargues)和雷蒙德拉方酒庄(Chateau Raymond Lafon)早该评为一级酒庄,而列级的有些酒庄就该降级或者除名。

不管怎样,1855年的苏玳和巴萨克甜白葡萄酒分级终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或许正是这次评级带给他们的推广效应,让他们能坚持信念,不懈努力保证品质,维护住产区美名不被玷污。

(图片来源于winecellarinsider)

1955年圣埃美隆分级制度

如果你觉得圣埃美隆分级总是让你摸不着头脑,千万别担心。就像科幻电影里主角们常说的那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单!”因为很多人都对圣埃美隆分级感到困惑,真的搞不清楚那些酒庄排名到底怎么评出来的。

今天我将跟大家再重新梳理一遍,以期能讲得明白些。如有错误或遗漏处,望大家不吝指正。

其实,早在1930年圣埃美隆酒业协会(Syndicat Viticole des Saint- émilion)就已开始策划要做自己产区的分级,直到1950年产区葡萄酒分级标准才初步形成。1955年6月16 日,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简称INAO)正式批准公布圣埃美隆首次分级名单!

当地种植者工会建议分级名单每十年修订一次,以防过时或不符合实际情况。虽说最后并没有完全按照计划重审,于 1969年、1986年、1996年、2006年和2012年进行更新。

这也是圣埃美隆分级跟梅多克分级大不一样之处。首先,圣埃美隆分级每10年重审、重新评级一次。其次,圣埃美隆分级评的是风土和葡萄园,而不是酒庄。

圣埃美隆葡萄酒分级有四个等级:

一级A等列级庄(Premier Grand Cru Classé A)一级B等列级庄(Premier Grand Cru Classé B)列级庄(Grand Cru Classé)特级(Grand Cru)

这里得提醒大家注意一下,虽说圣埃美隆特级(Grand Cru Saint- émilion)和圣埃美隆列级庄(Grand Cru Classé Saint- émilion)仅一字之差,但代表的意义却天壤之别。

在圣埃美隆产区,如果想成为特级葡萄园,那就必须得位于“特级圣埃美隆”AOC法定产区才行,而且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圣埃美隆产区共有200多个特级葡萄园。换句话说,圣埃美隆“特级”葡萄酒覆盖面较广,表示普通品质的葡萄酒,当然也不乏一些较优质的。

但是圣埃美隆列级庄葡萄酒就不一样,这种要求必须自有庄园和酒窖,且只生产自有品牌葡萄酒。在申请“列级庄”等级时,这只是最基本的条件。我们首先要记住这一点,再来看后面分级的具体考核标准。

1955年最初的分级名单中,有11个“一级列级庄”和64个“列级庄”,其中“一级A等列级庄”只有白马酒庄(Chateau Cheval Blanc)和欧颂酒庄(Chateau Ausone)。后来几十年里经历过几次重新审定,但是变动不太大,一直也都有效运行,直到2006年这次重审后的分级排名受到了争议。

2006年新分级名单中“一级列级庄”15个、“列级庄”46个,也就是说相比1996年的分级“列级庄”落榜了10多个,当然也增加了几个新酒庄,这种程度的大变动一下子激怒了很多酒庄。

2007年3月,四家被降级的酒庄直接把INAO审查机构告上法庭,提出诉讼索赔,波尔多行政委员会不得不暂缓此次重审分级生效。这四家酒庄是:飞卓塔酒庄(Chateau La Tour du Pin Figeac)、嘉德邦酒庄(Chateau Cadet Bon)、歌德酒庄(Chateau Guadet)和玛泽勒酒庄(Chateau de la Marzelle),他们的指控依据是本次重审的每家酒庄并不是由评审委员会的12名委员亲自到场审核,这样做真的有失公允。他们希望审查过程和审查结果都能透明化。

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2006年圣埃美隆分级仿佛成了一个笑话,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因为法院的判决摇摆不定而像是成了闹剧。先是解除了暂缓执行的禁令,随即又宣布分级无效,降级的酒庄可以重入名单,接着法国政府驳回了重新修订的申请,再又是2006年分级被全部否决,最后在2009年立法通过决议,一切才尘埃落定——取消2006年分级,降级的酒庄可维持原有等级,并将在2012年再次重审分级。

接着便有了圣埃美隆首次分级以来2012年的第六次重新分级。分级评比时不仅考虑葡萄园风土、葡萄酒品鉴等,还考虑酿酒设施、技术水平、推广活动和酒庄口碑等方面。具体的考核标准如下:

酒款品质和稳定性。想获得“一级A等列级庄”的酒庄,须提供过去20年的样酒参与评选;想获得“一级列级庄”的酒庄,须提供过去15年的样酒参与评选;想获得“列级庄”的酒庄,须提供过去10年的样酒参与评选。各考核因素占分比重。“一级列级庄”:酒质30% 风土30% 口碑35% 酒庄和设备5%;“列级庄”:酒质50% 风土20% 口碑20% 酒庄和设备10%。满分20分制。“一级A等列级庄”:17分及以上;“一级列级庄”:16分及以上;列级庄”:14分及以上。

2012年9月6日,圣埃美隆葡萄酒最新分级正式公布,并于同年11由法国政府官方批准许可。最终4家酒庄获得“一级A等列级庄”,14家“一级B等列级庄”,64家“列级庄”。自此最新分级名单就板上钉钉,10年内都不得更改。

(图片来源于winecellarinsider)

这次重审之后最具争议的改变是金钟酒庄(Chateau Angélus)和柏菲酒庄(Chateau Pavie)荣升为“一级A等列级庄”,比肩白马酒庄和欧颂酒庄,成为圣埃美隆产区新四大酒庄!然而,在很多人看来,似乎他们心目中的NO.1永远都只有白马和欧颂。

此外,本次分级结果还有些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拉梦多酒庄(La Mondotte)和瓦伦德鲁酒庄(Chateau Valandraud)竟然直接从“特级”跳级到“一级B等列级庄”!这可是之前从未发生过的情况,除了最初1955年的分级外,后来所有酒庄都是先成为“列级庄”再升级为“一级列级庄”。但是不管怎么说,拉梦多酒庄和瓦伦德鲁酒庄也是实至名归。

像这样牵扯到名誉和利益的分级排名,自然会几家欢喜几家愁,2013年1月,有三家酒庄对2012年分级结果极度不满,因此提起诉讼要求修订。带头起诉的是科洛克-米舒特酒庄(Chateau Croque-Michotte)庄主皮埃尔·卡尔(Pierre Carle),另两家酒庄是科宾-米舒特酒庄(Chateau Corbin-Michotte)和飞卓塔酒庄。

科宾-米舒特酒庄失去了原有的“列级庄”等级,而科洛克-米舒特酒庄和飞卓塔酒庄都没能晋升“列级庄”。三家酒庄联名起诉金钟酒庄庄主于贝尔·布阿德(Hubert de Boüard)和老托特酒庄(Chateau Trottevieille)庄主菲利普·卡斯迪加(Philippe Casteja),质疑二人在2012年圣埃美隆分级中存在利益冲突,利用个人影响力和权势非法干预分级。

2014年3月,法国记者伊莎贝尔·萨波塔(Isabelle Saporta)出版了书籍《葡萄酒生意》(Vino Business),书中大爆行业黑幕说2012年圣埃美隆分级是内定的,大酒庄能够参与制定评级的新标准,以使他们能获得更高的级别。她还表示,有的酒庄为了得分和好评而贿赂评审委员。并指名道姓揭露本次升为“一级A等列级庄”的金钟酒庄庄主于贝尔·布阿德。这本书出版没几天,于贝尔·布阿德就以诽谤罪起诉她,但最后被驳回了。

2015年12月,法国波尔多行政法院驳回了三家酒庄的起诉,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2018年10月在法国刑事法庭又对两人提出指控,法官于2019年8月重新审理此案,指控于贝尔·布阿德和菲利普·卡斯迪加非法影响分级,本案将于2020年开庭。

就像前面说过的一样,当牵扯到酒庄名誉、利益、土地价值时,分级排名确实很重要,所以大家才如此在乎。然而更现实的是,虽说排名能很大程度上影响葡萄酒价格,但最终还是由市场决定。列级酒庄葡萄酒并不总是比非列级酒庄葡萄酒畅销,或者卖出更好的价格。

再过两年,圣埃美隆下一次分级又将开始,届时将会发生什么,我们也无法预料。只能说,一切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源于bordeaux.com)

1959年格拉夫分级制度

话说1855年那次载入史册的梅多克分级之后,格拉夫这边的酒庄就看不下去了,你那边搭台唱戏唱得好不热闹,但只邀请了我们一家奥比昂酒庄,还把不把我们这些有头有脸的其他酒庄放眼里了?那我们也搭个舞台唱自己的!

所以,在1855年梅多克分级确立差不多100年以后就有了格拉夫分级(由于酒庄都位于佩萨克和雷奥良,后来我们也称之为“佩萨克-雷奥良分级”,1987年正式成为独立的法定产区AOC Pessac-Léognan),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模仿了梅多克分级。

1904年波尔多格拉夫酒业协会(Syndicat Viticole des Graves de Bordeaux)成立,并且从1950开始一直为格拉夫葡萄酒官方分级奔走,直到1953年1月,INAO官方许可并组织专家评审团对格拉夫产区葡萄酒进行评级,评审团都是INAO挑选的当时著名的酒商和中间人。评级标准跟梅多克分级一样,也是主要考虑葡萄酒的售价和品质,以及酒庄的风土特征等。

最终,1953年8月7日,官方批准的格拉夫分级名单终于出炉!来自16家酒庄的22款不同葡萄酒被纳入格拉夫分级。其中3家酒庄仅白葡萄酒入选,7家酒庄仅红葡萄酒入选,其余6家酒庄同时有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入选。

又兜兜转转过了好几年,到了1959年2月16日,经过稍微修订后的格拉夫分级名单最终确立下来!总归是好事多磨。

而且,跟梅多克多等级和排名分级不一样的是,格拉夫分级只评定一个等级“Cru Classé”(列级庄),而且不进行排名。另外,也不同于圣埃美隆分级每10年重审一次,1959年确定后的格拉夫葡萄酒官方分级不再修订,至今仍有效。

格拉夫16家列级酒庄的葡萄酒除了奥比昂酒庄继续使用梅多克分级的“Grand Cru Classé”标注外,其他酒庄都使用“Cru Classé”标注。这16家列级酒庄在整个佩萨克-雷奥良产区占地500多公顷,约占佩萨克-雷奥良产区40%的面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只有6家酒庄同时有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入选,并不是说其他酒庄的白葡萄酒品质不好,而是因为如今生产优质白葡萄酒的列级酒庄参与评级时还没有开始生产白葡萄酒。而且,奥比昂酒庄只有红葡萄酒入选,是因为当时奥比昂白葡萄酒产量极少,价格且是抢手货,所以就没有参与白葡萄酒评级。

(图片来源于graves.com)

注:2014年,拉图尔-奥比昂酒庄(Chateau La Tour-Haut-Brion)和拉维尔-奥比昂酒庄(Chateau Laville-Haut-Brion)合并归于同列级的拉美讯-奥比昂酒庄(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成为一家,现归于克兰斯帝龙酒业(Domaine Clarence Dillon)旗下,所以不在列表之中,只显示14家列级庄。另外,自2009年份开始,拉维尔-奥比昂酒庄白葡萄酒还是重新用回以前的名称美讯酒庄白葡萄酒(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 Blanc)。

(图片来源于crus-bourgeois.com)

1932年梅多克中级庄分级制度

几个世纪以前,波尔多的“村镇”(Bourg)受英国统治,当地商人不管是在本土销售还是出口自酿葡萄酒时,都可以免税。这种特权使15世纪的“士族”(bourgeois)得以发家致富,并在梅多克拥有了最优质的土地,不久就被称为“士族名庄”(Crus des Bourgeois,相对于1855年梅多克分级的列级庄而言,我们习惯称之为“梅多克中级庄”)。

1740年在波尔多商会(Bordeaux Chamber of Commerce)起草的一份文件中首次制定了梅多克中级庄不同种类葡萄酒的价格。

之后,等级制度逐渐出现,阿迈勒哈奇先生(Mr. d’Armailhac)1858年出版了一本书,将248个梅多克中级庄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许多优质酒庄都无缘当时1855年梅多克列级庄评选。直到1932年,在波尔多商会和吉伦特农业协会(Chamber of Agriculture of the Gironde)共同监管下,才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梅多克中级庄分级,共有444家梅多克中级庄榜上有名!

但这时的梅多克中级庄分级并不像梅多克分级、圣埃美隆分级或格拉夫分级那样,是受国家行政部门官方认证的。虽说如此,这并不影响它随后几十年来的参考价值。

1962年,梅多克中级庄联盟(Union des Crus Bourgeois du Médoc)成立。1979年,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y)酒标法规批准入选酒庄可使用“中级庄”标注,前提是要符合法国葡萄酒AOC相应的法律法规。

2002年,所有希望申请“中级庄”的梅多克酒庄举办了一次盲品会,参选的酒款是1994年至1999年酿产的葡萄酒。

2003年6月17日,第一次官方认证的梅多克中级庄分级名单终于面世!247家梅多克中级庄从490家候选酒庄中脱颖而出,而且被分为三个等级,其中151家被授予“中级庄”(Crus Bourgeois,也称士族名庄)等级、87家“优等中级庄”(Crus Bourgeois Supérieurs,优等士族名庄)、9家“特等中级庄”(Crus Bourgeois Exceptionnels,特等士族名庄)。

当然,名单一出,跟圣埃美隆分级一样也是饱受争议。落选的那些酒庄心里不痛快,觉得评选不公平。

据说,原拉方酒庄(Chateau Lafon)庄主雷米·福栖(Remy Fauchey )正是因为这次没被评上“中级庄”,一怒之下将酒庄名改成了拉音酒庄(Chateau L’Inclassable),Inclassable翻译过来就是指“未分类的”,用这种幽默又倔强的方式表达强烈不满。

有的酒庄酒标不再标注“中级庄”,以此抗议。有的酒庄则直接上诉法庭,为自己讨回公道。原来当时评审团评选时存在利益冲突,而且盲品团队似乎也不太称职,不能保证结果客观、公平和公正。当时,专家评审团由18名专业人士组成,关键是其中有一位竟还是当时梅多克中级庄联盟主席。

2007年波尔多行政上诉法院( Bordeaux Administrative Court of Appeal)最终宣判2003年的这次评级无效,依据是“存在利益冲突,不得参与评定”。

随后,为了使梅多克中级庄分级更加公平公正,梅多克中级庄联盟2008年出台了新的分级体系,将每年重新评选一次,并废除了“优等中级庄”和“特等中级庄”两个等级,也就是说,所有评级的酒庄均为“中级庄”。另外不再评级酒庄或葡萄园,而是只评级葡萄酒。

这种一刀切的新分级体系让很多原本属于“中级庄”的酒庄拒绝再参加评级,因为他们认为新体系失去了原体系的那种威望和魅力。比如梅多克这些顶尖的特等中级庄波坦萨酒庄(Chateau Potensac)、奥马赫酒庄(Chateau Haut-Marbuzet)、飞龙世家酒庄(Chateau Phélan Ségur)、宝捷酒庄(Chateau Poujeaux)、马利酒庄(Chateau Sociando Mallet)等都不再参与新体系分级。

而且,这些顶级酒庄还退出梅多克中级庄联盟,并成立了特等中级庄联盟(Les Exceptionnels)。除了两家酒庄以外,其他先前评级的特等中级庄都加入了这个新联盟。奥马赫酒庄没有加入是因为不想再搅合进任何分级制度之中,而飞龙世家酒庄则是因为庄主蒂埃里·加迪尼耶(Thierry Gardinier)本身就是梅多克中级庄联盟主席。

2010年,梅多克中级庄联盟完成创建了新的质量评审流程,并于同年9月公布了官方评选名单,此后每年的评选名单都在9月份发布。此次还有一项重大改变,就是从2008年份葡萄酒开始引入了“二维码标签”贴在酒瓶颈部,不仅可以表示入选中级庄评级,还能起到防伪码的作用。另外,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还能直连中级庄官网查看酒庄和酒款的详细信息。

(图片来源于crus-bourgeois.com)

但是新体系看似谁也不得罪,谁也不偏爱的作风确实失去了原有的威望,似乎人们也不再关心到底谁评上了“中级庄”,反正都一样,也没什么看头。

不管怎么说,评为“中级庄”的酒庄数量基本呈持续递增状态。2009年份葡萄酒246家,2010年迅速增至260家,2011年稍降至256家,2012年267家,以及艰难的2013年份葡萄酒导致只有251家。

入选的酒庄分布在梅多克不同的AOC法定产区,主要来自梅多克(Médoc),其次是上梅多克(Haut-Médoc)、圣埃斯泰夫(Saint-Estèphe)、穆利斯(Moulis-en-Médoc)、利斯特拉克(Listrac-Médoc)、玛歌村(Margaux)和波亚克村(Pauillac)。2015年份葡萄酒,圣朱利安(Saint-Julien)没有酒庄入选。

2016年9月,在特别委员大会(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上通过投票表决,78%的联盟成员同意将在2020年采用全新的梅多克中级庄分级体系,该决议在2017年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批准许可。新的评级体系不再每年评级公布名单,而是每五年评选一次,并且重新引入三个等级制,也就是“中级庄”、“优等中级庄”和“特等中级庄”。

2020年2月20日,梅多克中级庄评级名单正式公布,所评酒款从2018年份葡萄酒开始,并继续延用2010年审定的二维码溯源标签,2018年-2022年葡萄酒可贴。最终有249家酒庄入选,其中“中级庄”179家、“优等中级庄”56家、“特等中级庄”14家。

(图片来源于crus-bourgeois.com)

为了确保独立性和公正性,本次重审评级由法国第三方独立公证机构“必维”(Bureau Veritas,简称BV)负责,BV除了负责评估酒庄评级条件,还负责监督参选葡萄酒的盲品。

评选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葡萄酒品质、葡萄园可持续环境保护认证、二维码溯源标签、五年内随机抽查复检葡萄酒品质,另外,申请“优等中级庄”和“特等中级庄”的酒庄还要考察从栽培到装瓶全过程的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在营销推广上的策略措施等。

总的来说,作为活跃在国际葡萄酒市场上的一员,面对日益苛刻的葡萄酒消费者,“梅多克中级庄”评选只有变得越来越严格、公正,为梅多克中级庄葡萄酒品质把关,才能让我们有幸以比1855梅多克列级庄更便宜的价格喝到优质的梅多克葡萄酒。

(图片来源于bordeaux.com)

1989年艺术家酒庄分级制度

17世纪开始,“Cru”的概念逐渐出现在葡萄酒领域。其实“Cru”是个非常古老的法语词汇,表示“生长”的意思,泛指一切生长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当应用到葡萄酒行业时,这就涉及到了风土、气候、品种、技术、声誉等各种因素。可以说,“Cru”是自然价值和人为质量因素综合的结果。

在这里,我们就简单理解为葡萄种植区、葡萄园甚至是具体的酒庄。它在葡萄酒领域的普及也代表着人们对风土、地块等因素开始重视和关注。

在梅多克产区,“艺术家酒庄”(Crus Artisans,我们习惯不直译为“手工匠酒庄”)这一称谓已有150多年历史,当时和现在一样,创建和管理葡萄园并生产出高品质的葡萄酒是一项繁琐又辛劳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时法国著名的科克斯和费列(Cocks & Feret)1868年出版的第二版《波尔多及其葡萄酒》书中就做了详细介绍。

所以很多手工匠人都聚集在农村种植区,这类小型酒庄的庄主很多都是做副业的手工匠,比如制桶匠、制轮匠、木匠和铁匠等,他们是庄主也是酿酒师,从种植到酿造,从装瓶到销售,他们熟悉自家酒庄的每一处细节,精益求精。用“艺术家酒庄”一词可以清楚明晰地将这类中小型家族酒庄跟其他酒庄区分出来。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梅多克不同的子产区都有典型的手工匠代表,比如圣埃斯泰夫的木匠塞比洛(Sébileau)和莱皮特(Rapet)、圣朱利安的铁匠拉加德(Lagarde)、圣热尔曼-埃斯泰维的制桶匠维多(Videau)……

1930年代波及欧洲的经济危机以及随后爆发的二战,大部分小型酒庄都倒闭或者被摧毁,“艺术家酒庄”这一分级慢慢被人遗忘。在危机和战火中艰难生存下来的家族小酒庄,也不再使用这种称谓,在他们看来,“artisan”(手工匠)实有贬义,连他们自己都鄙视,不想称自家酒庄是“Crus Artisans”。

可是,我们仔细来看看这两个单词,难道他们不觉得“artisan”这种表达是最值得崇敬的吗?因为它其实来源于拉丁语“ars”(艺术)。根据立特雷·埃米尔(E. Littre)《法语字典》中的解释,“artisan”这个词以前就同义于“artiste”(艺术家)。葡萄酒从葡萄的种植开始,到采摘、酿造、陈酿、储存、装瓶,难道不更像是一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吗?

(图片来源于bordeaux.com)

几十年被人遗忘的“艺术家酒庄”分级,到了1980年代,新一代匠人安家立业,重燃对这片土地和酿酒事业的热情,带着无限尊敬重拾这古老的“艺术家酒庄”分级。1989年,梅多克艺术家酒庄联盟(Syndicate des Crus Artisans du Médoc)成立,坚韧不屈的小型酒庄重振“艺术家酒庄”荣誉!

根据联盟规章第四条的定义,“艺术家酒庄的目标是将中小型自有酒庄团结起来,让庄主有效参与葡萄园管理工作,亲自酿造AOC法定产区葡萄酒,并在酒庄内灌装和负责销售”。

自此,梅多克古老的“艺术家酒庄”分级才得以传承,家族酒庄的庄主兼酿酒师们潜心耕作、精心酿制,才让人们得以品尝这些精品小型“艺术家酒庄”出产的优质葡萄酒。

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1994年6月,欧盟法规正式许可“艺术家酒庄”分级制度,并允许评级酒庄的葡萄酒酒标上标注“Crus Artisans”。

2006年官方公布获得“艺术家酒庄”分级名单,共有44家酒庄可独家使用“Crus Artisans”标注,2012年增至50家,并且每五年评审一次。2018年,最新评审后的名单,“艺术家酒庄”共有36家,所有酒庄均来自梅多克AOC法定产区:梅多克、上梅多克、利斯特拉克、穆利斯、玛歌村、波亚克村、圣朱利安和圣埃斯泰夫。

参考资料:

波尔多葡萄酒协会官网https://www.bordeaux.com/gb/Our-Terroir

1855分级制度 https://www.crus-classes.com

格拉夫分级制度http://www.crus-classes-de-graves.com/

圣埃美隆分级制度https://vins-saint-emilion.com/en/

士族名庄分级制度https://www.crus-bourgeois.com/en/

艺术家酒庄分级制度http://www.crus-artisans.com/en/

苏玳和巴萨克甜白葡萄酒1855年分级https://www.thewinecellarinsider.com/bordeaux-wine-producer-profiles/bordeaux/1855-sauternes-barsac-classifications/

格拉夫1959年官方分级https://www.thewinecellarinsider.com/bordeaux-wine-producer-profiles/bordeaux/list-of-1959-graves-classifications/

圣埃美隆产区现行分级制度https://www.thewinecellarinsider.com/bordeaux-wine-producer-profiles/bordeaux/list-of-current-st-emilion-classifications/

波尔多分级一级酒庄简介https://www.thewinecellarinsider.com/wine-topics/bordeaux-growth-wine-guide/

士族名庄分级制度介绍https://www.thewinecellarinsider.com/bordeaux-wine-producer-profiles/bordeaux/list-of-crus-bourgeois-classification/

讲历史:“cru”产区的基本概念http://www.jianglishi.cn/ctwh/jwh/617821.html

关注公众号:fuyeying88(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公众号作者,不代表汇美部落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uimeiktv.com/2450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