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的框架结构
一、法治思想的形成与重大意义
1、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大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一次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法治思想,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
法治思想,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应运而生,并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日益成熟完备,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现美好法治愿景提供根本遵循,注入不竭动力。
2、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②对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③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④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
二、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十一个坚持”
1、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①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之魂。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③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⑤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③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
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①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
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③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执政必然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5、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①这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②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③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制现代化。
④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②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③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④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⑤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⑥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7、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①“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是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②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③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8、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②坚持科学立法。
③坚持严格执法。
④坚持公正司法。
⑤坚持全民守法。
9、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①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迫切需要。
②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
③加强国际法治合作。
④提高涉外法治工作能力。
10、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
①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②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
③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④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11、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①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②领导干部应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③领导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三、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
1、发挥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以法治保障经济发展。
②以法治保障政治稳定。
③以法治保障文化繁荣。
④以法治保障社会和谐。
⑤以法治保障生态良好。
2、正确处理全面依法法治重大关系。
①政治和法治。
②改革和法治。
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④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
关注公众号:fuyeying88(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电商运营经验,不代表汇美部落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uimeiktv.com/3173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