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家喻户晓,50年来一直激励、鼓舞着一代一代中小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然而你知道毛主席的这个重要题词是怎么来的吗?这要从新中国成立前后说起。
其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两句话并不是连在一起的。史料记载1940年毛泽东曾为陕甘宁边区“4?4儿童节”题词“天天向上”;1949年底,毛泽东为《中国儿童》创刊题过“好好学习”;同年还为周恩来侄女周秉德题写过“好好学习”。而最早将它们合在一起的题词,则源于建国初的一个动人故事。
1951年5月3日下午,苏州市金阊小学8岁小学生陈永康,正在校园旁玩耍。一陌生人走过来给他糖吃,说有一包面粉要送给老师,但不知办公室在哪儿,求他带路。小永康平时听老师讲过苏州刚解放,还有坏人破坏,要提高警惕。他觉得该人鬼鬼祟祟很可疑,便佯装带路机警地喊来巡逻的战士:“解放军叔叔,快来抓坏蛋啊!”并一把抱住那人的腿。那人气急败坏,用拳头打得陈永康的头和脸直流鲜血,他也不肯放手。直到解放军抓住那人一检查,根本不是什么面粉而是炸药!小英雄抓特务的事迹迅速传开,市政府给予了表彰,还登上了报纸。毛主席知道后,于5月9日题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制成锦旗赠送给陈永康。同时向全国的青少年发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号召。
题词中的“好”说的是质量和效率,“学”是指知识来源与途径,“习”则是巩固提高和发展。这个题词既指出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又告诫我们每天都要有新的努力目标,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特别对正在学习成长的青少年学生来讲,该题词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转眼七十多年过去了,毛泽东同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不仅是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座右铭,也成为了几代人锐意进取的动力。所以说这个题词不仅适用于青少年学生,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位公民。这是对中华民族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精神的一种概括总结,是用现代话语对我们的要求和鼓励,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传承,永远不会过时。
希望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出校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壮年,不但要知道该题词的源头来历,更要深刻理解题词的丰富内涵。树立崇高的理想,不负韶华珍惜时光。时时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来鞭策激励自己。养成喜读书爱学习勤思考的好习惯,把学习视为与衣食住行同等重要的内容,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刻苦努力不断进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于2021年9月)
关注公众号:fuyeying88(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生活百晓生,不代表汇美部落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uimeiktv.com/3251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