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到了灾祸该怎么办呢。”60多岁的许三观为自己的血不能再换取钱而焦灼。
这是著名作家余华老师的代表作之一,《许三观卖血记》里的主人公,许三观的内心告白。
这个故事虽说是以喜剧的方式表达的,整本书中的笑点很多,但是,从朴实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丝悲凉和无奈,还会被感动,被震撼。
故事简述:
许三多第一次用血换来的三十五块钱,吃了心心念念的猪肝,喝了黄酒,体验了一把的钱人的感觉,真好。
也就是这三十五元钱,他有了追求当地最漂亮的姑娘,并娶回了家。
9年多时间,他们添了三个儿子,随着孩子们的长大,风言风语也逐渐传开,大儿子的长相与两个弟弟有差别。
许三观气不过,与妻子讨论后的结果是,大儿子的确不是他的孩子,而是妻子前任的。
给别人养了儿子,这口气让许三观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于是,他不管这个儿子,即便儿子生病了,他也不想出手。
但是,相隔第一次卖血的十年后,他再次卖血,竟然是为了这个不是自己儿子的孩子。
大儿子患了严重的肝病,只有大城市可以治疗,他让妻子抱着孩子先坐火车去大城市的医院。
自己留下来卖血,筹集更多的钱填补医药费用。
许三观生活的小地方有个很奇怪的不成文规定,就是不卖血的男人是娶不到老婆的。所以,在这里,卖血是件证明自己是个强壮男人的标志。
但是,卖血也有规矩,相隔时间不能短于一个月。
为大儿子卖血治病的过程中,许三观亲眼看到因卖血倒下去的好朋友,没有办法赚到更多钱的他依然没有办法停止这个来钱的要命活。
他去了不同的收血站卖血,掩盖了一个月内卖过血的事实,也将他的健康拉到了边界负数值。
面黄肌瘦的他倒在了收血站。
即便这样,他还是拿着用血换来的钱去医院救这个大儿子。这里有一个情节要交待一下。
大儿子生病时,妈妈去找过已婚的前任,向他讨要生活费无果还动手打了妈妈,儿子气不过,找到亲生父亲也没有要到预想的结果。
这位亲生父亲很无情,没有想过要承担这个责任。
儿子是许三观的精心呵护养育成人的。
儿子恢复健康后,与养父许三观的关系也因祸得福,亲生也抵不过日夜陪伴的情感。
他们的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消失了,反而培养了更加深厚的父子情。
就这样,许三观的善良折服了我,相信折服了不少的读者。
当许三观步入老年时,他的三个儿们都成家立业,家中的经济再也不是问题,许三观突然感觉自己没用了。
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正是因为1960年出生的余华老师,他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新旧交替交织的时代。
所以,余华老师才能够将生活的困境与精神的异化,这种双重压迫描绘得淋漓尽致,引起许多读者的共鸣。
平常百姓的生活,平常日子的琐碎,也许被你习以为常的动态,在余华老师的笔下却能栩栩如生,感动万千读者。
这本《许三观卖血记》于2003年为译为英文,荣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
一个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
作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将不同历史生动地记录下来,无论流传多少个时代,经历过多少种环境,都能见证当时的真实,用文字讲述着不同的背景。
如果现在讲吃不饱穿不暖的事,相信很多00年甚至90后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也许,他们从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那里听过去没饭吃的故事,听着很有趣,但是,他们很难真正领会,没有饭吃、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好多年是个什么感觉。
而体会过没饭吃的穷日子的人们,以为现代人应该会很幸福时却发现,现代人并没有他们以为的幸福感。
生活条件的优越似乎与幸福不幸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许幸福只是一种感受,而这种感受是需要能力的。
比如:许三观花了点心思娶到的老婆,替别人养大了儿子,中间也出过轨,但两个人却一直生活在一起,是彼此原谅,还是解决不了的温饱问题,拖延了他俩分离的想法。
又比如:在流言里的生活,是很难不被控制的,卖血如此,怀疑儿子不是亲生的也是因为流言。那么,生活的好与不好,是不是需要他人的认可才有意义呢?
看小说中的许三观,我们会认为自己与之差别很大,至少不会如他一样听信周围人的“潜规则”用血换钱花。
但是,我们天天熬着最长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难道不是另外一种被生活所迫?极力为他人证明着自己吗?
可能,我们不愿意承认生活的残酷,认为只要用光鲜的一面示人,无论背后付出多少都值得。
只要人前显贵,我们才是真幸福,忽略了最重要的偏偏是自己的感受。
许三观卖掉的是血,但失去的是健康和人格。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一个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社会的前进不是无缘无故的,每一步的前进都有曾经的过往。
就是这一件件过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才有了今天的你我他(她)。
当你细细味过后,你会发现,成长轨迹变化的只是形式,而不是实质,有点本质的东西,无论过多少年,甚至很多的时代都不会变。
读书的好处就在于,让你在有限的生命里与更多的人“相遇”,听更多趣事,理解更多的情感。
今天为你分享余华老师的一本老书,相信有很多人读过,我也是多年前阅读过。
这次,是因为看了最新的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后,买来新版《许三观卖血记》重新阅读,感受却是完全不同的。
期待读过这本书的你留言给我。
同时,也希望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你,看到我的分享后,也兴趣浓浓,将此书列入阅读书单里。
阅读改变生活,因为书能丰盈思想,让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关注公众号:fuyeying88(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创业百晓生,不代表汇美部落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uimeiktv.com/3266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