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雪,故宫就成了紫禁城,北京就成了北平。
生在南方的我,在冬雪来临之际,特地来到这九重城阙,为的就是亲眼看一看这吸引无数国家元首参观访问的历史宫殿,究竟美成了什么模样。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斑驳的城墙,马路上带着京腔的小调,错综复杂的古老胡同,都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而冬雪,是上天赋予这座城最美的东西。“西北明积雪,万户凛寒飞; 惟有深宫里,金炉兽炭红。”当光绪写下这些文字时,恐怕没想到多少人为这座城钦慕。
当我一过午门,亲眼目睹这伴着大雪纷飞的九重城阙,止不住的兴奋与感恩!
恍然想起那句:下雪天的故宫是最美的!
故宫里这样的门数不清,贴着的封条也因为岁月的洗礼而辨不清原来的字迹。封条的背后是个怎样的世界,不得而知。
珍宝馆连带着整个故宫东线(宁寿宫区),需要另外买票,10元一人。但是个人十分推荐一来,尤其是和我们一样准备错峰的游客。钟表馆(奉先殿区)也是一样,小门票10元/人,我们没去。
空无一人的九龙壁,壁高3.5米,宽29.4米,由270块琉璃饰件拼接而成。整幅壁面将九龙分隔在5个装饰空间内,黄龙居中,东西两侧各分布蓝、白、紫、黄色行龙。九龙壁寓含中国古代代表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数。九龙体貌端整苍劲,体现着太上皇宫殿尊严华贵的风格。
故宫没有哪一天不是熙熙攘攘的,但是雪中的故宫,总有那些无人的角落,透着特别静谧安宁的美。几百年的沧桑静静地被这二十一世纪的初雪覆盖,自己都觉得很微妙。我们看着雪飘向琉璃瓦,飘向汉白玉栏杆,飘向被岁月打磨光滑的地面。天地都是一片洋洋洒洒的纯白,净化了污浊的空气也净化了蒙了尘的心。
故宫珍宝馆
十二生肖,缺了俩
宁寿宫的后西路便是乾隆花园,由乾隆皇帝本人亲自参与设计,是他为了自己归政后游赏而建的。宁寿宫区几乎是乾隆朝宫殿建筑的精华荟萃大院,乾隆皇帝在此有限区域力图集中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宫殿建构,殿阁楼台亭斋轩馆无不具备。
那天,我们在畅音阁的时候,雪下到了最大。不知当年的慈禧太后,有没有在这种天气来畅音阁看戏呢?
故宫
故宫虽为皇家禁地,也非处处极尽奢华,也有上图这般,破败萧条的角落 。
每个来故宫的人都会拍的鎏金铜缸,这是当时故宫里的一种防火设施。不幸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在紫禁城中进行大肆掠夺。掠夺中,许多匪徒用刺刀刮削鎏金铜缸上的鎏金,致使太和殿两侧的大缸上留下了累累刀痕。
故宫角楼。傍晚的角楼没有夕阳的映衬,少了分明信片上的流光溢彩。隔着雾气,却有另一种朦胧的美感。时间在光线的变化和许巍的歌里流过,另有一种感动。看着角楼背后的天空在4个小时的光景里,从蓝色变成淡粉色,想着不知大多少古代的现代的男男女女像我一样陪着它度过岁月的不同片段。它是亘古不变的,而我们才是过客。
景山公园位于故宫北面,地处北京城区中心,位于北京故城垣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上。这里也是俯瞰故宫全景的好地方,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
特意挑了一天天晴,站在旧时皇城的制高点,故宫全貌尽收眼底,顿时有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错觉。黄昏时分,夕阳给故宫打了个侧光,显得那些鳞次栉比的金瓦红墙镶了一圈金边,多了份立体感。原本恢宏大气的故宫更加神圣庄严了。
傍晚,故宫的游客潮散去,故宫又恢复了以往的清静。也许透过这些清静才能真正感受历史的气息,触摸到明清的身影。
关注公众号:fuyeying88(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副业大咖,不代表汇美部落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uimeiktv.com/3294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