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本是游牧民族的乐器,秦时传入中土。胡人于马上鼓之,手势外推为批,内收为把,故名“批把”,又以琴身木质,从木而作“枇杷”。同一时期,人们把一种形状类似上述乐器的水果也称作“枇杷”。到了汉朝末年,专门用于乐器的名词“琵琶”最终确定下来,而“枇杷”则成了水果的名字。字形迥异,用于书面时不易混淆,但相同的读音偶尔还是会造成误会。
东坡枉有豪情,忆起小莲,犹记得“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怨恨,都向曲中弹。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蛾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好一番诉衷情。
更莫论多情小山晏几道,诗词之中常见美人抱琵琶的身影,“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便是出自晏几道。
在水之滨,琵琶是柔情的江南女子;在黄沙大漠,琵琶便化身飒爽的侠客,弹一曲琵琶如月下舞剑,招招肃杀,铿铿有力。
平时我们听到的琵琶曲,以表现“武”为主,如《十面埋伏》,曲调转换犹如利剑,转轴拨弦,落地之音如一列列将士。金戈铁马,战鼓隆隆,剑气肃肃,人声马鸣风萧萧,声声都是沙场的惊天动地。抑或是如《琵琶语》演奏,则是一种凄清婉转的情绪便让人流连忘返。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 淡淡忧伤的琴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流连忘返。
如今传统文化以更加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演绎和传承,有女生在语文课堂上,用琵琶为同学们演绎《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笔下的描述在她的演绎下生动又直观。为这位“宝藏女生”叫好的同时,不禁感叹我们民族乐器的巨大魅力。琵琶轻轻拨,千年匆匆过。她的美,却跨越了尘封岁月,惊艳了千年时光!
或许,每一个人都会永远保留一些东西,譬如淡淡的微笑,譬如不断的前行。始终让心里最透明的眼泪不会融化,那些眼泪是纯洁而透明的,留着一个年代的痕迹。
岁月不留痕,时间淡忘于未然,如樱花再灿烂,终究凋零,埋葬于泥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循环环。
思无邪,曲未央。如梦如幻,重复的曲调中感情就被一步一步被牵引,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琵琶曼妙的清纯音深入骨髓,与之共鸣。情愫挥之不去!
SELECTED
图源|小版管家
关注公众号:fuyeying88(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副业小能手,不代表汇美部落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uimeiktv.com/3303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