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在春节的时候,放鞭炮是一种传统的习俗。
但是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开始实行禁放,你知道是谁建议的?
国家为何要接受此人的建议,你读后便知。
有一位名叫“张学武”的专家提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知道“张武”有没有受到鞭炮的伤害,不过他的提议最后还是被不少人否决了。
但是,有一个叫“杨凯生”的人,却让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2010年起,他已连续六年提议禁放鞭炮。在一系列的工作之后,该提议在有相同想法的合作伙伴的协助下被采纳。
杨老爷子“为民请命”的心愿,总算是如愿以偿了。
这一禁,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的地方不禁止正常燃放,有的地方禁止燃放,有的地方实行一刀切,实行全区域、全时段的禁放。
中国年味和民俗对谁有影响?
不管大家对“年味”的下降有没有什么不满,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燃放烟花爆竹,也的确是导致了一些不好的后果。
燃放烟花爆竹的地方,烟雾缭绕;
已经过了夜里十二点,还在隆隆作响;
不经意间,有人点燃了鞭炮,使人们的耳朵嗡嗡作响;
而那些散落在阳台上的衣服、户外广告牌上的火花,也是非常危险的,引起了无数的火灾。
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决定在一些城市试行禁放烟花爆竹,让一些地方先适应,然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禁放烟花爆竹固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人感到“年味”在逐渐消退。
中国人在春节时,燃放烟花爆竹已经有2千多年的历史了,人们认为放鞭炮可以驱除瘟疫、鬼怪等邪恶的东西,让新年的气氛变得更好,因为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所以,烟花爆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节日仪式。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禁止燃放鞭炮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但毕竟是有别的事情要做的,并不只是鞭炮,在很多地区,鞭炮都是有规定的,并不是绝对不允许燃放。
如果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法生产、经营,而且监管机构对烟花爆竹的监管力度很强,采取的措施也是有效的,大多数的烟花爆竹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控制的。
央视网对禁放令提出质疑
今年1月6日,央视网发布通知,各相关单位要直面传统文化,不可一禁了之。
因此今年的春节期间,到底该不该禁放烟花爆竹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在这个新年前夕,全国各地都有警力在疏导、劝离燃放烟花爆竹的人群。
其实今年,部分地区已经从“禁燃”改为“限燃”,既保证了市民的人身安全,又能欣赏到绚烂的焰火,受到了人们广泛的赞誉。
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内燃放鞭炮,这是一种人性化的行为,但也要控制好它的危险性,因为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不会完全消失,必须要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于在春节期间,是否应该支持燃放烟花爆竹,又是谁扼杀了传统的文化?
在此,我并不打算将责任归咎于政府,而是应该由我们这些普通人来承担。
看看各个社区的微信群,我想大家都能理解,舆论很难统一。
禁放烟花爆竹的时候,怪国家抹黑了传统文化,不懂老百姓的生活。
有几个地方允许放鞭炮了,还会破口大骂,把孩子弄醒,然后把狗给吓坏了,这样下去,谁还敢放鞭炮?
真是众口难调呀!
就像是疫情,对疫情封控了,骂政府限制了自由;放开了,又骂政府不负责任;
现在疫情已经全面放开,我们已经度过了第一轮的感染高峰期,虽然有一些人没有挺过来,但总体来说,对疫情放开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经过时间的验证,我们总算是熬过了这一轮的考验。
这是中国现在的一大喜事,如果不让人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那也有点说不过去。
因此在庆祝新年的时候,放鞭炮就成了一种庆祝的方式。
虽然今年很多地方都颁布了禁令,但放鞭炮的人却不少,除夕之夜,又重新出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热闹场景。
结语
在重大节日时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传承,民间文化的产生、繁衍和消失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只能根据情况来引导,而非一刀切。
每每想起,有的传统文化逐渐消亡,我们都会感到惋惜,却也无可奈何。
真的不希望,再过几年,我们的后人,就不知道鞭炮声和新年的喜悦了。
当然,对于不能放鞭炮的场所,一定不要松懈,大家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去地方去燃放烟花爆竹,这样不但不会失去传统,而且还能让过年更有味道。
感谢你看完本文,还请点赞、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如有想法可以留言至评论区!
关注公众号:fuyeying88(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公众号作者,不代表汇美部落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uimeiktv.com/3314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